一把斧頭的井仔腳的黃昏

2009113022:38

 

在井仔腳ㄟ厝,我看見了阿爸的辛苦

在部落格之中,我看見了格友的用心

阿爸再井仔腳所佈置的一切

從格友們的井仔腳文章看見了紀錄

而這一切的用心、真誠

就發生在井仔腳的故事之中

第十四篇為您呈現的是一把斧頭的作品

 

 

 

井仔腳的黃昏

 

    我們是在午後抵達井仔腳的,循著路標,從省道轉進井仔腳的聚落中,首先落入眼簾的,不是漁村的寧靜或是破落,反而是人聲鼎沸,反而是車滿為患,這樣的畫面讓第一次造訪的我們感到十分的意外,總覺得,一個古老的鹽場,應該會有朔大的海風、應該會有若干的荒涼,但是熱鬧卻反而成為井仔腳給我們的第一個印象。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對面的鹽工之家..門口擺著一輛三輪車

    井仔腳是台灣目前最古老的鹽田,根據文獻上的記載,在明鄭時期,台南沿海一帶的平埔族所生產的海鹽品質不佳,於是當時的參軍陳永華遂進行製鹽方法之改良,在海邊築埕,然後在其上面鋪設碎瓦片,接著引海水進入,經由日曬而在瓦上形成結晶粗鹽。如今,這樣的製鹽方法依然在井仔腳被妥善地保存著,當地屬於台南縣北門村永華村,據說也是為了紀念陳永華而來。

井仔腳瓦盤鹽田原稱「瀨東場」,最早設在鳳山縣的大林浦,後來因為遭遇洪水淹沒而遷至台南佳里的外渡頭一帶,清嘉慶23年(西元1818年)時再遭洪水侵襲,於是有李、王、張姓等140名鹽民遷至井仔腳繼續開闢,成為北門鹽場的第一口鹽田,至今已有190年的歷史;當時,井仔腳一帶仍是荒涼的海埔地,並無人居住,只有一座小丘,丘上有繁茂的林投樹,一旁則有淡水湧出,形成一處水井,因而成為井仔腳地名的由來。

北門是台灣鹽鄉的原鄉..當地的鹽山景色

    想去拜訪井仔腳,那是因為有幾位網友在部落格中發表遊訪井仔腳的心情文字及相片所致,相片中的井仔腳是寧靜的,在夕暉下的鹽田是迷人的,而且還有冬候鳥-黑腹燕鷗的壯觀景致,因此,不去井仔腳走走那才真是令人意外呢。於是找一個沒事的假日午後,我們從南投埔里驅車前往台南縣北門鄉,從山城到海濱,光是環境的轉換就令人充滿期待。

    抵達北門鄉,我們首先到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索取相關的資料,這是多年來的一種旅行習慣,透過簡章或地圖的翻閱,可以讓我們快速地熟悉當地的人文與環境,因為順路,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停留。在風管處前方的馬路邊,有一排販賣當地魚產的小販,叫賣著魚、蝦、蟹、蚵等海產,於是輕易地便營造出漁村的氛圍來,而對面有間另類的建築,門額上寫著「錢來也」三個大字,顯得有些俗氣,那是鹽工之家,也就是早期鹽工的福利社,目前則成為販賣當地特產的觀光據點,前些日子還成為某偶像劇拍片的場景之一,因而聲名大噪。

井仔腳ㄟ厝儼然成為當地旅遊的服務中心...人多得很

北門鄉因為當地的製鹽歷史悠久,加上其它地方的鹽場要開闢的時候,大多會聘請當地的鹽工前往幫忙,因此擁有「鹽鄉的原鄉」的美稱,所以路過北門鄉,我們不意外地望見幾堆小鹽山在路旁矗立著,也望見一些新設的涼亭、停車場以及馬路,看來相關單位似乎已經在當地進行一些基礎建設,是為了要打造鹽鄉的新風貌嗎?路旁燈柱上懸掛的「平安鹽祭」的布旗正隨風獵獵地飄搖著,彷彿鼓掌叫好,也彷彿搖頭說不。

井仔腳在北門鄉的西南邊,我們從省道轉進海濱,一間大廟就座落在眼前,再轉個彎,井仔腳遂以熱鬧的姿態迎接我們的到來。一間佈滿漂流木的的平房周遭停滿著車子,庭院裏還人滿為患呢,而更遠的地方還停著幾部遊覽車,假日的井仔腳跟一般熱門的觀光景點沒有兩樣,吵雜而且擁擠。

井仔腳的鹽田..遠處是遊覽車及大量的觀光客

那間擠滿人的平房是我們首先要去拜訪的地方,名為「井仔腳ㄟ厝」,屋主阿明與阿慧夫妻兩人在當地經營民宿,同時進行觀光導覽與生態記錄的工作,儼然就是當地的旅遊服務中心;因此,一停妥車我便打電話給阿慧,隨即從人群中竄出一位手持話機的女主人,勤快與好客完全寫在臉上,認出是我來,便露出一臉燦爛的笑容,並且熱情地招呼我們先歇歇腳,看她如此忙碌,我反而有種叨擾人家的惶然,於是婉轉地要她先別理我們,我們可以自行四處走走看看,不過阿慧最終還是找來一位親戚幫我們導覽。她叫歐巴,應該是外號或是筆名吧,阿明是她的舅舅,儘管已經搬到屏東去住,但是在假日卻願意不辭辛苦地回來井仔腳幫忙,光是這份心意就教人感動莫名了。

鹽田裏可以清楚地看見地面鋪著陶片

隨著歐巴的腳步,我們走向鹽田的方向,那幾部遊覽車所帶來的觀光客是來參觀鹽田的,人群早已分散在各個角落,或賞景或拍照,要不就是圍聚閒聊,將薄暮四起的井仔腳擾動得份外熱鬧。鹽田裏,堆著無數的鹽堆,在夕暉的襯托下成為一種迷人的風景,因而惹得大家紛紛地拍照,拍人也拍景;而一旁,一位帶著腳架、揹著高級相機的男子還熱心地告訴我,從那個角度拍鹽田會更棒,原來!有很多東西是不需要藏私的,就如同井仔腳的風光,就如同阿明、阿慧與歐巴一樣,是可以跟別人分享許多美好的。

正在井仔腳鏟鹽的婦女

歐巴在一旁詳盡地介紹井仔腳的人文歷史與發展,還指著遠遠的一間小廟告訴我,那裏奉祀著全省唯一的豬神,於是從言談中,我清楚地感受到她對井仔腳的一份眷愛,那是對自己家鄉最真實的情感吧,因而我也跟她分享我們在台灣島上旅行的一些心情,台灣其實並不欠缺精彩和美麗,欠缺的應該是大家對這塊土地更多的關愛。

鹽田裏正好有鹽工在鏟鹽,我們走過去拍照,同時讓孩子們進入鹽田裏去玩玩鹽巴,在中部山城裏長大,屬於海的一切事物對我們來說,都是無比新鮮與有趣的。走過鹽田,我們繼續走向海堤,因為那是待會兒要看黑腹燕鷗的地點,歐巴帶我們先去熟悉環境,其實,井仔腳ㄟ厝離海堤不過才200公尺,近得很,因此趁著燕鷗還沒出現,我們又慢慢地往回走,在舒涼的海風中,藉由四處的走訪,我們試著想對井仔腳有更多的認識,於是歐巴帶我們走進聚落中,去看看用佬咕石所砌成的屋牆,也去看看已經變成菜園的她的老家,於是我終於看見屬於井仔腳的安靜與荒涼,在想像中,濱海的鹽鄉就應該是那種面貌。

鹽田裏的水車及水面的漂浮物...形成美麗的對比

回到井仔腳ㄟ厝,庭院裏的人潮已經退去,我們坐下來歇息,同時點一杯溫香的杏仁茶來品飲,這時,我們總算可以比較認真地來審視眼前的這間矮房子,聽說在幾年前也是一片廢墟,阿明花了不少的時間與精神來進行整修,阿明說:「整修祖厝若不在我們這一代來進行,下一代的子孫可能就找不到祖厝了。」於是井仔腳一間荒廢的百年古屋,因為主人的用心與使命,搖身一變成為保存當地文化與生態的活見證。

杏仁茶還沒喝完,我們又跟著人群往海堤移動,因為燕鷗出現的時間快要到了;當地是台灣第二大的潟湖區,是冬季候鳥的重要棲息地,因此每年的冬春兩季,會有數量驚人的黑腹燕鷗在當地出現,形成極為壯觀的景象。為此,阿明特地扛著攝影機去追逐燕鷗,獨立完成一部紀錄片,在他的客廳便可以免費欣賞到燕鷗婆娑飛舞或大量挪移的美麗畫面,然而儘管如此,大家仍然願意迎著海風去一睹黑腹燕鷗的身影,那是一種對自然美景的尊重與期待吧,就如同阿明一樣,儘管已經拍過無數次的燕鷗,但是時間一到,他依然會準時到海邊去報到,一天沒去心裏頭便覺得不踏實。

在井仔腳ㄟ厝的庭院角落..擺著幾隻螃蟹的外殼


人群早已經在海堤上列隊排開,而黑腹燕鷗果然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在璀璨夕暉的輝映下,一批批地來到潟湖的上空,或盤旋挪移,或急速降落,然後在大家的張望中盡情地飛舞成一陣陣的驚呼與叫好,海堤邊的遊客就彷彿是幼稚園才藝晚會裏的觀眾一樣,在台下看著自己的子女在台上表演,然後讓心情隨著節目的遞換而歡然大叫,於是海堤下方一面介紹燕鷗的說明牌上,提醒賞鳥請勿喧嘩的文字遂在暮色中慢慢隱而不見。

井仔腳的黃昏夕陽

海風獵獵地吹著,燕鷗也不停地飛著,雖然海面上的天色已經昏暗了,但是井仔腳的好戲仍然持續地上演著,直到夕暉完全不見,直到夜色如幕一般落下,人們才意猶未竟地散場離開。回到井仔腳ㄟ厝,阿慧早已經煮好虱目魚粥等待大家的歸來,不管是當天要夜宿的客人,還是像我們這樣的訪客,一律都要留下來用餐,海口人的熱情教人難以婉拒,於是在古厝的庭院裏,一群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們一起聊天、吃粥,就著昏黃的燈光,阿明還一桌一桌地跟大家話家常,原來人與人之間可以如此一見如故,原來井仔腳的人情跟景致一樣,令人萬分感動。

 

 

心動了嗎..想去井仔腳旅行住宿的朋友

可以跟井仔腳ㄟ厝聯絡http://tw.myblog.yahoo.com/yimi-956505597/profile